久久金刚经网
久久金刚经网
放生杀生现报录 破戒果报故事 因果故事 五福的意义 种善因得善果
主页/ 其他因果故事/ 文章正文

儒释道与中国茶文化

导读:儒释道与中国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础。可以说,没有这一基础,茶无以形成文化。本文探讨的是,儒释道三教特别是禅宗是如何作用于茶文化并使中国茶文化形成盛大气象的。尽管儒是否成为教仍属争...
儒释道与中国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础。可以说,没有这一基础,茶无以形成文化。本文探讨的是,儒释道三教特别是禅宗是如何作用于茶文化并使中国茶文化形成盛大气象的。尽管儒是否成为教仍属争论之列,但儒所具有的宗教精神和宗教性的道德功能则是无可争辨的;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就指出儒是道德性与宗教性之存在。因而本文将儒列入三教之中仍有一定的合理性。事实上,离开了儒来谈宗教与中国茶文化是不够公平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道教与茶文化的渊源关系虽是人们谈论最少的,但实质上是最为久远而深刻的。道家的自然观,一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及观念的源头。所谓自然,在道家指的是自己而然,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道无所不在,茶道只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茶的天然性质,决定了人们从发现它,到利用它、享受它,都必然要以上述观念灌注其全部历程。老庄的信徒们又欲从自然之道中求得长生不死的仙道,茶文化正是在这一点上,与道教发生了原始的结合。玉川子要乘此清风欲飞去,借茶力而羽化成仙,是毫不奇怪的。陶弘景《杂录》与西汉壶居士《食忌》的记载,都与此有关。《茶经o七之事》引述《神异记》的故事,更表明陆羽本人对道士与茶茗的关系是深信不疑的。所以,从历史事实与观念发生的角度看,都显示了道教与茶文化的关系是最为久远的。

自然的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这就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本性。道教的隐逸,即是在老庄虚静恬淡、随顺自然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它与茶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隐逸推动了茶事的发展,二者相得益彰。

从历史和发生学角度固然要追溯到道教,但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则应归之于儒家学说。这一核心即以礼教为基础的中和思想。儒家讲究以茶可行道,是以茶利礼仁之道。所以这种茶文化首先注重的是以茶可雅志的人格思想,儒家茶人从洁性不可污的茶性中吸取了灵感,应用到人格思想中,这是其高明之处。因为他们认为饮茶可自省、可审己,而只有清醒地看待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所以以茶表敬意成为以茶可雅志的逻辑连续。足见儒家茶文化表明了一种人生态度,基本点在从自身做起,落脚点在利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化民成俗。所以中和境界始终贯穿其中。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体现,其深层根源仍具一种宗教性的道德功能。

如果说道教体现在源头,儒家体现在核心,则佛教禅宗则体现在茶文化的兴盛与发展上。中国的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了真正的禅风禅骨,其次,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贡献巨大。所以,没有禅宗,很难说中国能够出现真正意义的茶文化。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历史上许多名茶出自禅林寺院,而禅宗之于一系列茶礼、茶宴等茶文化形式的建立,具有高超的审美趣味,它对中国茶文化的持续的推波助澜,直接造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兴盛,尤其值得大书一笔的是禅宗对茶文化流传国外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有不可磨灭的卓着功勋。可以说,品茗的重要性对于禅佛,早已超过儒、道二家。而吃茶去这一禅林法语所暗藏的丰富禅机,茶禅-味的哲理概括所浓缩的深刻涵意,都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思想精蕴。

真正说来,中国茶文化的千姿百态与其盛大气象,是儒释道三家互相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茶文化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融汇了三家的基本原则,从而体现出大道的中国精神。宗教境界、道德境界、艺术境界、人生境界是儒释道共同形成的中华茶文化极为独特的景观。

道教与茶文化关系最有说服力的要数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启服之的记载。其实对丹丘子饮茶的记载还有早于此的汉代的《神异记》。

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于他日有瓯栖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丹丘子为汉代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个道教人物

。故事似不可全信,但仍有真确之处。陆羽《茶经o八之出》关于余姚瀑布泉的说法即为明证: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此处所指余姚瀑布与《神异记》中的余姚瀑布山实相吻合,历史上的余姚瀑布山确为产茶名山。因此大茗与仙茗的记载亦完全一致。这几则记录中的荼与茗,也就是今天的茶。

更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早在晋代郭璞在注解《尔雅》时,即说:(荼)树小如栀子,冬生叶,一名茆,蜀人名之苦荼。此中所谓蜀人之记载,即可视为饮茶习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巧就巧在它也是道教的真正发源地;其形成年代,也为两汉期间。其时,张陵奉老子为教主,创五斗米教。此后,道教在理论和组织形式上逐渐完善,上至帝王百官,下至布衣百姓,各社会阶层都普遍地对它感兴趣,而且经久不衰,影响至今。大多宗教都鼓励人们追求死后天国的乐园生活,从而以冷漠态度对待人生及其社会现实。而道教却无比的热爱生命,直接否定死亡,认为光阴易逝,人身难得,只有尽早修仙,才能享受神仙的永久幸福和快乐。道教这一内涵特质所体现的是,重人生,乐人世。这也正是古人崇奉仙道的原因所在。

显然,陶弘景所说苦荼轻身换骨,还有西汉壶居士在《食忌》中所说:苦荼,久食羽化,都与道教得道成仙、羽化成仙的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丹丘子,则是直接给樵夫指点佳茗的仙人。可见道家对茶这种自然之物早有深刻认识,而将其与追求永恒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使茶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便是道家的首功。

千万不要忘记,茶圣陆羽本人就曾亲自在其经典着作《茶经o七之事》中,完整引述过我们刚才谈到的《神异记》中那段余姚人虞洪人山采茗,遇一道士的故事。他还引述了《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的记载。

毫无疑问,陆羽本人对这段道士、道人的历史是深信不疑的。当子尚提出何言茶茗?的问题时,实际上已暗示了那一时期茶茗的名称,尚未有稳定而普遍的叫法,然而道人已经实实在在地把它作为茶茗了,它已显示出道家与茶的原始关系。

这就是历史,这就是陆羽眼中关于茶的起源的真实的历史。

然而,我们不要忘记,在自然大道到茶道之间,仍有过渡性的中介观念。这就址从道家到道教的历史中发展出来的仙道--成仙之道的观念。老庄的信徒们曾从自然之道中发现出长生不死的根源和作用,一个人能完全掌握这自然之道,才是获得神仙不朽的唯一法门。这一思想导致了道教的产生。

道家的思想发展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便有了一个真正的转化,此时,自然之道的概念逐渐普及,而且不再带有观念论哲学的色彩,乃-变而为功利主义的宗教。人们在日夜思考着如何才能得道--长生不死,羽化成仙。这不也正是茶人所向往的么!

人们既以得道力可能,那么如何得道,便成为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道士们的答案大致可分两个部分:一为锻炼身心的摄生术;二为服用某种含有生力的食物(炼丹术即在此观念上发展出)藉以收到特殊的效果。后者仍建立在老子自然之道的原理之上,这个具有神奇之力的道,赋予万物以生气。这个整体之道,包括阴阳两种元素。整体之道通过阴阳两元素的运动作用,就恰似一个大灵魂,可由自身无限地分化出许多物体,这是个弥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宇宙万物每个个体都赋有了一定的生气。当含生命素越多的物质,被人服食以后,则越能收到强身健魄之效。在这种观念之下,那些含道、含生命素成分较多的物质(虽为数较少),却是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珍品。所以在《道臧》中,我们能够找出无数注进了道的或含有生命素的物质,服食可以求仙。

茶文化正是在这一点上,与道教发生了原始的结合。玉川子要乘此清风欲飞去,借茶力而羽化成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那是一个充满着狂热求仙风尚的时代,时尚就象弥漫的空气,无所不及;茶人的活动及茶文化的兴起处于此风之下,是可想而知的。快乐神仙成为理想的形象,而仙境、仙界更是梦寐以求的理想乐园。无怪不少学者说道教的构想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现实主义性格。因为这种理想既不求诸飘渺的来生,也不寄托于渺邈的往日,而是透过自身的努力修炼,保存形体,变化成仙。通过此世的延续,达到一种永恒的存在,这既是精神性的向往,也有实践的操练。从这种角度来看,茶成为成仙的灵药也是毫不稀奇的,而壶居土所言苦荼,久食羽化。(《食忌》)陶弘景所言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杂录》)就更是可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