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农历二月初八,恭逢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
作为佛陀弟子,了解佛陀出家的经过和出世的本怀,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学佛的意义。不论我们是以什么身份学佛,都要认识到:学佛对人生意味着什么?真理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如果不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只是根据自我感觉或受他人影响而信佛,就很可能把信佛和拜神等同起来,把学佛和爱好等同起来,成为一种肤浅甚至盲目的信仰。
佛陀出家前是净饭国的太子,名乔达摩?悉达多。自出生以来,就在王宫过着奢华安逸的生活。但这种享乐并未使太子沉溺其中。
一次,当他出游迦毗罗城时,在东门看到一位气息奄奄的老翁,乃知老苦的可怜;在南门看到一位百病缠身的病人,乃知病苦的可厌;在西门看到一位被亲友围绕哭泣的死者,乃知死苦的可悲。当生命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时,让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的太子受到极大震撼。
当悉达多太子面对老、病、死的显现时,又是怎样的呢?他没有沉溺于悲伤,也没有选择回避,而是对青春、健康和荣华富贵产生极大的虚幻感。悉达多太子看到,每个人都受制于老病死,我们拥有的一切,包括在世间的一切努力,同样受制于老病死。既然如此,就应该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忧、无恼的解脱之道。否则的话,哪怕眼前拥有再多,也是转瞬即逝、朝不保夕的,又有什么意义呢?经过这番抉择,他生起了坚定的求道之心。
为什么悉达多太子决定出家而不是在家修行呢?因为他看到,世俗生活充满羁绊,违缘重重,不容易专心修道。所以,真正想要解脱生死,通达涅槃,出家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这就是佛陀出家的缘起。他的选择,对所有希望探索生命真谛的人都具有启迪作用。因为老病死是每个人无法避免的,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遗憾的是,多数人却宁愿对此视而不见,就像鸵鸟把头埋入沙子那样,用一个安全的假象,让自己甘于现状。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坐以待毙。
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不仅是他的信仰者,还是他的学习者,追随者。
对于出家众来说,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出家的目的是什么?前进的方向在哪里?否则的话,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出家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忘却出家的本怀,僧人的使命。这样的话,不过是出一家而入一家,是从个人的小家进入寺院的大家庭,进而把对家庭的执著转向对寺院的执著。虽然执著对象变了,但执著本身没变。可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
对于在家众来说,我们也要时时提醒自己:学佛的发心是什么?最终的目标在哪里?否则的话,往往会把学佛当做生活中的一项内容,甚至是一种点缀。尤其在学佛逐渐成为时尚的今天,不少人把它当做提高生活品位的标签之一,就像品茶焚香那样,可以把玩,可以炫耀。但我们要知道,如果不能将生命重心从自我转向三宝,不能对佛法僧产生信赖感和归宿感,不能全身心地和法相应,自然会和自我相应,和烦恼相应。所谓的学佛,就会流于形式,渐行渐远。
《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究竟是什么大事?经中,佛陀接着回答了这个问题:“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也就是说,诸佛就是为了令众生行佛所行,证佛所证,才出世说法,广度群迷。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时发现,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潜质,具有和佛陀无二无别的智慧德相。正因为这样,佛陀才苦口婆心地说法四十五年,谈经三百余会,以八万四千法门接引众生,引导他们依法修行,开启生命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