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
《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一、《维摩经》疏代表智顗最晚期的思想
吴汝钧
日本学者佐藤哲英在其《天台大师の研究》中,把智顗一生六十年生涯,分为前期(五三八-五八五,智顗由一岁至四八岁)与后期(五八五-五九七,智顗由四八岁至六十岁)。其中更加以细分,前期时代分幼少时代(五三八-五五五)、修学时代(五五五-五六八)、瓦官寺时代(五六八-五七五)、天台楼隐时代(五七五-五八五):后期时代则分为三大部说时代(五八五-五九五)、晚年时代(五九五-五九七)。(1)关于佐藤的看法,另一日本学得日比宣正亦有提及。(2)
关于智顗的著作,日比宣正参考了佐藤哲英的见解,列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包括《次第禅门》、《小止观》、《方等三昧行法》、《法华三昧忏仪》、《六妙法门》、《觉意三昧》、《法界次第初门》、《禅门口诀》、《证心论》、《请观世音忏法》、《金光明忏法》。后期则包括《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四教义》、《三观义》、《维摩经玄疏》、《维摩经文疏》、《观心论》。(3)就后期的著作而言,智顗的著作显然分为两类,其一是《法华文句》、《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所构成的所谓“天台三大部”,另一则以《维摩经》的疏解或《维摩经》疏为中心,包括《四教义》、《三观义》、《维摩经玄疏》、《维摩经文疏》。这两类的著作,正相应于佐藤哲英对智顗思想的后期时代的分法,这即是三大部讲说时代和晚年时代。即是说,《维摩经》疏代表智顗的晚年亦即是最晚期的思想。
这篇文字,即是要透过《维摩经》疏来看智顗的最晚期的心的思想,或心灵哲学。这《维摩经》疏,本来包括《净名玄义》与《净名经疏》,都是智顗对《维摩经》(Vimalakirtinirdesa-sutra)的注释,净名即是该经的主角维摩的异译。《净名玄义》十卷部分已遗失,余下的是《四教义》十二卷与《三观义》二卷的离出本。《净名经疏》则于较后成立,这其实是两部独立作品的结合:《维摩经玄疏》六卷与《维摩经文疏》二十五卷(其后灌顶再加三卷而成二十八卷)。后来湛然将《维摩经文疏》删为《维摩经略述》十卷。因此,本文的研究所根据的资料,有《四教义》、《三观义》、《维摩经玄疏》、《维摩经略述》,亦略涉及《维摩经文疏》。另外,《观心论》是智顗最晚期亦即是临终前自撰的论心的简短作品,我们也会拿来参考。
现代学者智顗思想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天台三大部分方面,对他的《维摩经》疏中的心的思想,则论得很少。安藤俊雄的《天台学:根本思想とその展开》与玉城康四郎的《心把捉の开展》,都几乎没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