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觉长老:学佛的人为什么要吃素 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从身口意开始,学佛的身、学佛的口、学佛的意。学佛的身就是学佛的行为,行住坐卧怎样达到最高的标准?学佛的口,在日常生...
惟觉法师:三心不住关自出--老和尚开示「三关」之意义人的妄想很多,一有念就是众生,无念就是佛。只要我们能够做到无妄念、无杂念,你现在就是菩萨!所谓「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
惟海法师:佛陀节谈佛陀节——惟海于2010年佛陀节前夜。“佛陀节”您过节了吗?念佛了吗?修过与佛宝相应吗?至少,想念过释迦牟尼佛吗?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中国传统...
惟觉大和尚:修行人的三大精进惟觉大和尚:修行人的三大精进 惟觉老和尚(1928年-2016年),四川省营山县人。于1963年秋在基隆十方大觉寺,依灵泉长老座下披剃出家,字号知安,法名惟觉...
惟觉长老: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 佛法当中的四众弟子,是指出家男众的比丘、沙弥,出家女众的比丘尼、沙弥尼,以及在家居士的优婆塞、优婆夷。在佛法来讲,佛性是平等的,所以,四众...
惟贤法师:楞严大义 第一章《楞严经》的总体思想 楞严大义 (2002年11月12日讲于重庆慈云寺) 第一章《楞严经》的总体思想 一、佛教八宗及中心思想概述 二、《楞严经》的目的、内容、方向...
惟觉法师:一百年新春团拜导师开示除夕,就是要检讨反省过去的一切。好的,要保留、发扬;坏的,则要检讨、改进。尤其是修行人,每天都要检讨,此外,还要有一年的总检讨,把心当中...
惟觉长老:口业之过失与功德 慎护口业,不犯四过 言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口说善言能令人心生欢喜;口出恶言,除了令人生恼,...
惟贤法师:佛教慈善,与观世音菩萨一起布施 惟贤法师:佛教慈善 与观世音菩萨一起布施中国佛教新闻网讯:惟贤老和尚最先倡导实施佛教界“希望工程”。 1993年8月18日,惟贤长老在重庆...
惟贤法师:现代社会提倡药师佛法契机契理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慧资粮,光是想到今后生西方极乐世界,光想到临命终时往生净土,殊不知,弥陀法门还是讲究修三福业:人天善、声闻善、菩...
惟觉法师: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 佛法当中的四众弟子,是指出家男众的比丘、沙弥,出家女众的比丘尼、沙弥尼,以及在家居士的优婆塞、优婆夷。在佛法来讲,佛性是平等的,所以,四众...
一、念佛必须要与现实人生相结合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慧资粮,光是想到今后生西方极乐世界,想到临命终时往生净土,殊不知,弥陀法门还必须修三福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
惟贤老和尚:佛教慈善 与观世音菩萨一起布施编者按:惟贤老和尚最先倡导实施佛教界 希望工程 。1993年8月18日,惟贤长老在重庆市佛教界 希望工程 捐赠仪式上的讲话,感动了现场无数的善...
惟觉老和尚 (1928年-), 四川省营山县人。于1963 年秋在基隆十方大觉寺 ,依灵泉长老座下披剃出家,字号知安,法名惟觉。在台北县万里乡山中,闭关茅棚十余年。后应大众恳请弘化...
修行的法门很多,可略分为三种:感应法门、方便法门、究竟法门。无论出家或在家,如果不知道这些道理,这一生就不容易契悟佛法。什么是感应法门?最初开始修行学佛时,希望得到...